(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称,回顾过去一年,多重困难挑战交织叠加,我国经济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成绩来之不易。2024年,我们要紧紧抓住主要矛盾,着力突破瓶颈制约,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蓝鲸财经关注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保险”关键词共出现5次,为更好发挥经济“减震器”与社会“稳定器”功能,保险在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领域被寄予重望。具体来看,包括,“推动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完善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强化医保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落实和完善异地就医结算。”“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完善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在全国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推进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全国实施三大主粮生产成本和收入保险政策,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
个人养老金制度、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农业风险保障等,将成为保险业2024年重点聚焦方向。
个人养老金制度“开户热投资冷”现象待破题
养老是当前社会的大议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完善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同时,在全国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2022年4月出台的《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标志着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建立。同年11月,《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的落地,为个人养老金具体含义、参加流程、领取方式、机构与产品管理、信披等内容做出具体明确,标志着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正式启动。随即,人社部确定并发布了个人养老金先行城市(地区)名单,涵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6个先行城市(地区)。
试点启动后,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多家银行作为账户制主体及资金账户提供方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业务,第三方平台如支付宝、微信上架“个人养老金账户”专区。产品端,保险、基金、银行理财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通过不同方式挖掘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市场,初步形成跨业竞争格局。
从配置情况来看,数据显示,2023年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开立已达5000万户。但在个人养老金发展过程中,“开户热投资冷、缴存意愿不高”等现象却不容忽视。数据显示,目前缴存人数仅占开户人数的22%,而人均缴存金额仅约2000元,远远低于个人养老金账户1.2万元的缴存上限。投资人数仅占缴存人数的62%,实际投资人数仅为682万。
透视背后原因,有保险机构相关负责人员向蓝鲸财经指出,包括养老意识的培育需要渐进;个人养老金产品本身开户、缴存、投资以及支取等环节有较多制约;当期权益市场波动对部分个人养老金产品收益率造成不利影响等。
作为推进养老保险三支柱体系完善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个人养老金发展势在必行。2024年1月,人社部提出,将全面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在全国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再度强调了其重要性。
针对如何改善,业内也多有建言。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太保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周燕芳提出,要鼓励年轻人尽早树立个人养老保障意识,并开始配置个人养老金。从具体操作角度来看,可加大税收激励,差异化设计,引导长期参与。同时可针对年轻人差异化设计产品,提升个人养老金吸引力和灵活度。此外,各金融机构还可以推动服务流程的优化,并降低个人养老金的选择门槛。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朱俊生向蓝鲸财经提出,为了拓宽个人养老金的覆盖面,可适时取消参加范围限制,为新经济、新就业形态中大量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创造条件,从而使其成为养老金体系中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的制度安排。
推进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首个长期照护师国家职业标准近日出台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长期护理保险(下称“长护险”)作为被称为社保“第六险”,在保障失能群体方面被给予厚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推进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长护险,由各地医保局主导,保险公司具体执行经办,从医保基金、企业、个人渠道进行多元化筹资的模式推进。目前,全国49个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参保覆盖约1.8亿人,累计超过235万人享受待遇,提供服务的定点护理机构约8000家,护理人员接近30万人。
据蓝鲸财经了解,自2016年试点以来,全国多地已围绕长护险探索并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善的运营模式,涵盖从政策体系搭建,相关标准制定,经办与服务机构的遴选,再到面向参保人的失能评估、服务落地以及相应监管的全流程。
但是,对于长护险的进一步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亟待突破。
筹资模式方面,广东省政协委员、光大银行深圳分行行长韩学智认为,一方面,由于每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老龄化程度不同,筹资标准存在较大差异。另一方面,各长护险试点城市存在筹资渠道单一的问题。
对此,韩学智建议,需要从省级层面,前瞻性地谋划完善长护险的筹资标准与渠道。具体来说,应提前谋划筹资框架,明确政府、单位和个人的责权利,坚持立足实际且长期可持续的原则,科学测算资金需求,合理测算筹资标准,探索互助共济、责任共担的多渠道筹资机制,建立稳定可持续的费用保障。
服务体系方面,服务方式分散、服务人员自身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也不容忽视。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周汉民提出,长护险评估体系、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失能评估机制存在多样性,各地自行出台的评估标准有时无法全面准确反映老人的实际情况,部分评估机构的操作规范性不足,缺乏评估人员的专业技术标准,评估质量有待提升。此外,评估流程也需更加完善。”
日前,人社部、医保局发布我国首个长期照护师国家职业标准,明确长期照护师等级及具体的技能要求和知识要求,迈开了长期护理从业人员队伍建设的第一步,意在加快培养更多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的专职长期护理保险服务人员,从供给侧解决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发展问题。
聚焦“三农”,在全国实施三大主粮生产成本和收入保险政策
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我国2024年的重点工作。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必须践行好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始终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针对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保险业发挥重要作用。2023年全年,农业保险为农业发展提供风险保障4.98万亿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提出,2024年要在全国实施三大主粮生产成本和收入保险政策,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
农业保险作为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现代农业发展、稳定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大风险保障作用。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围绕三大主粮的保险保障,已实现逐步完善与进阶。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方面,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实施范围,实现三大主粮全国覆盖、大豆有序扩面。
业内提出,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实施范围,可以有效提高农户的保障水平,有助于适应现代农业高成本、高投入的生产特点,满足规模化经营主体的保障需求。
此外,在地方两会上,围绕“三农”问题,不少代表委员给出具体建议。如河北省人大代表、邯郸市成安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秦海燕表示,农业保险应覆盖更多的农作物和养殖品种,确保农民在面临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时得到有效保障。保险公司应根据农业发展的需要,不断优化保险产品结构,开发出更加符合农民需求的保险产品,以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风险保障需求。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在《关于完善农业制度支持体系 加快推进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建议》中提出,可完善农业保险和再保险制度,增强农业抵御风险能力。例如,可以逐步扩大完全成本保险、种植收入保险等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保险种类实施范围。